
由香港藝術發展局(藝發局)主辦、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藝壇新勢力2020/2021,將於2020年4月14日至25日期間舉行壓軸節目:藝術行《待渡》。節目包括跨媒界體驗式裝置及偶發演出,都是免費參觀,但須經網上登記預約。
「藝術行」為「賽馬會藝壇新勢力」年度壓軸節目,精挑本地特色場域,邀請跨界別藝術家參與策劃及創作。自首屆舉辦以來,「賽馬會藝壇新勢力」先後製作多個大獲好評之場域特定節目,包括《大禹之後》(2018)、《珍百貨》(2018),以及《我們之間》(2020)。今屆舉行的藝術行《待渡》由尹麗娟(陶藝)、伍韶勁(媒體裝置)、林丰(聲境)、黃靜婷(形體演出創作)及張慧婷(策劃),與台前幕後眾多藝術工作者共同創作,選址於北角(東)渡輪碼頭舉行。
媒體藝術家伍韶勁表示:「藝術行《待渡》糅合多個藝術媒界,把昔日熙來攘往的渡海碼頭,轉化成一個『城中庇護所』(urbansanctuary),讓參觀者感受片刻靜思及療癒。」
策劃人張慧婷表示:「詩人梁秉鈞(也詩)以〈北角汽車渡海碼頭〉(1974)靜觀時代。在毗鄰的碼頭,我們以不同的藝術手法,詩意地書寫今天。2021年,留泊在此的人,在等待怎樣的過渡?」
參觀者置身於獨特的場域空間,與場內各種藝術裝置呼應,引發對「待渡」時刻的種種思考。於夕陽斜照或光影之中,觀眾走過碎裂的瓷片,坐上互動韆鞦裝置,搖晃間牽動由陶瓷碎片組裝而成的風鈴。風鈴聲、頌缽裝置、現場聲境隨機交錯,跟隨韆鞦晃盪,呈現「枯山水」(karesansui)般的寧靜美。
於碼頭其他角落,設有文字投影、在地閱讀、「留下密語」、電話錄音及「浮於維港的故事」等不同節目。參觀者亦可透過社交媒體轉發,為是次體驗留下紀念。另外,藝術行《待渡》開放期間,逢星期五、六、日,特設偶發音樂及形體演出。陶瓷藝術家尹麗娟表示:「當陶瓷被崩裂成七零八落的碎片,脆弱而鏗鏘,物質已輕輕地被轉化成聲音和光影變化。」作曲家林丰表示:「這次聲境創作中,混合了音樂、自然界的聲音、城市的聲音,配上頌缽裝置,現場呈現一種輕柔和緩的音波流轉,令人進入平靜沉思的狀態。」形體演出編舞黃靜婷表示:「就像身體裡藏着那些既微小又堅定的聲音,蠢蠢欲動,藉着這個獨特的空間把感受與想像釋放,讓能量延伸、或者,繼續等待……」
「賽馬會藝壇新勢力」壓軸節目
藝術行《待渡》
跨媒界體驗式裝置+偶發演出
日期:14.4.2021(三)-25.4.2021(日)**逢星期五、六、日晚上7:00至7:45及8:00至8:45場次,特設偶發演出。
場地:北角(東)渡輪碼頭
節目網頁及登記預約:
www.newartspower.hk/event/art-walk/
免費入場,須經網上預約入場參觀。
名額有限,每節參觀時間為40分鐘。
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的最新情況,活動日期及時間可能有所更改。請留意「賽馬會藝壇新勢力」網頁的最新公布。觀眾須配合演出場地所列之防疫措施。
風鈴領取活動:
藝術行《待渡》場內,串串叮嚀隨風傳送。待渡之後,何去何從?觀眾可透過參與網上活動,在展期結束後將風鈴認領回家。
名額有限,成功登記及出席藝術行:《待渡》參加者可優先認領。
官方網頁:
www.newartspower.hk
Facebook:
www.facebook.com/newartspower
Instagram:
www.instagram.com/newartspower
YouTube:
www.youtube.com/JOCKEYCLUBNewArtsPower
#展覽#藝術#享受